
福建舰的服役宣布引发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,特别是美国媒体反应最为激烈,法国媒体则紧随其后。不过,法国媒体的关注点并不仅仅在福建舰本身,而是因为有法国智库专家发现,在福建舰服役的同一天,中国海军可能同时服役了另外6艘舰船配资企业排名前十,这些舰船的排水量总和接近法国海军总吨位的一半。
北京时间11月5日,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正式宣布入列。福建舰的服役可以说是进入11月以来最受关注的军事新闻,不仅在国内引发热议,西方媒体也纷纷报道这一消息。在众多外媒中,美国媒体的反应最为强烈。
原因很简单,福建舰不仅是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超级航母,也是全球首艘非美国设计建造的电磁弹射航母。这意味着,福建舰打破了美国在超级航母领域的垄断,当前中美之间的航母技术已经没有明显的差距。在吨位和核动力等方面,中国有望赶超美国。这一进展使得美国意识到,自己的海上霸权正处于倒计时,而美国目前并无能力阻止这一变化。
美国媒体现在只能在舆论场上竭力抹黑福建舰,试图营造美国海军仍然处于巨大优势的假象。与此相比,俄罗斯和法国的媒体反应虽不如美国那么强烈,但也相当关注。
展开剩余77%特别是法国媒体,他们的态度主要是“惊讶”,不过这种惊讶并非仅仅针对福建舰,而是针对中国海军的整体进展。《费加罗报》援引法国智库“东方钟摆”的专家分析,称在11月5日当天,中国海军不仅仅是入列了福建舰,还有另外6艘舰船也在同一天服役。
“东方钟摆”的专家根据开源情报称,这6艘舰船分别是:1艘903A型综合补给舰、1艘075型两栖攻击舰、1艘055型万吨大驱、2艘052D驱逐舰以及1艘型号不明的侦察船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只有西方媒体报道了中国在同一天服役7艘舰船的消息,而中国海军并未对此做出公开回应。但福建舰服役当天,确实有包括075型两栖攻击舰在内的多艘舰艇一同亮相。
为什么中国海军在同一天服役7艘舰船会让法国媒体感到震惊呢?原因是,仅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就超过了8万吨,剩下的6艘舰船的总吨位也有约9万吨,总吨位合计超过17万吨。这一数字与法国海军的总吨位相较,几乎占到了40%。法国海军的总吨位大约为40万吨,而中国海军在一天之内服役的舰船吨位就相当于法国海军总吨位的40%。更重要的是,这7艘舰船中,只有903A型补给舰的排水量为2.3万吨是非作战舰船,其余都是作战舰船。如果仅对比两国的作战舰船吨位,法国海军的总吨位大约为20万吨,而中国海军则是15万吨,相当于一天内中国海军服役了接近四分之三个法国海军的作战舰艇。
7艘舰船在同一天服役显然是经过精心安排的结果,但一个关键点是,这7艘舰船的建造和测试工作早已完成。中国海军没有故意拖延舰船服役时间的习惯,这些舰船能够集中在同一天服役,说明它们的列装时间接近。这也间接体现了中国强大的舰船生产能力,能够同步推进至少7艘军舰的建造、舾装和测试工作。这种能力是目前的法国海军所不具备的。
福建舰服役的消息让法国人意识到,虽然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且法国海军拥有一艘核动力航母,但两国海军的实力差距已经远远拉开。
更让法国人惊讶的是,早在7年前,中国媒体就将法国海军当作海军吨位的计量单位。例如,在2018年,中国海军以22万吨的吨位成绩夺得全球海军下水舰船的总吨位冠军。由于当时法国海军的作战舰船吨位大约为20万吨,媒体曾用“中国海军一年下水了一整个法国海军的主力舰队”来形容这一成绩。这个说法流传开来,甚至演变为“每年中国海军下水一个法国海军”的流行说法。
到了2021年和2022年,中国海军连续创造了12万吨和14万吨的下水成绩,而法国海军的作战舰艇总吨位始终在20万吨左右徘徊。如今,随着中国海军的迅猛发展,法国人显然感到自信心受到了极大打击。
这并非意味着法国海军因此感到羞耻,而是因为法国海军的总吨位一直停留在40万吨左右,作战舰艇的吨位也在20万吨左右浮动。而中国海军在2018年时的吨位还不到200万吨,如今已经超过了300万吨,增长了100多万吨,接近3个法国海军的总吨位。这一差距无疑让法国人感到震惊。
不难理解,为什么在今年上半年,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来到南海时,中国海军仅派出了一艘054A型护卫舰监视整个法国航母编队。法国海军的力量已无法对中国海军构成威胁,而它的老家又远在欧洲,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对中国海军形成威胁。当戴高乐号航母进入南海时,中国海军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紧张情绪。
发布于:天津市开牛新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