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有个数据让不少人感到意外:2024年全国新生儿达到954万,比2023年还多了52万。在大家都在说"生不起、不想生"的今天值得投配资,这个数字确实让人惊讶。
不过更让人惊讶的是,这些新生儿中有113万都来自同一个地方——广东。这已经是广东连续第七年蝉联全国生育冠军了。
广东人到底有多能生?
说起来,广东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生育冠军。在2018年之前,它一直排在河南和山东后面,是个"老三"。但2018年之后,情况就完全变了。
那一年,广东以143.98万的新生儿数量,一举超越山东,开始了它的"霸榜"之路。即使在全面二孩政策红利消退后,广东每年依然能保持近120万的新生儿数量。
有个网友分享了一个真实故事:2012年他去潮汕吃砂锅粥,老板娘挺着大肚子在店里忙活。今年他再去,发现同样的场景又上演了——老板娘怀的是第七个孩子,老大都已经上大学了。
展开剩余77%还有位广东网友说,妈妈家有9个兄弟姐妹,自己这代也有5个。在他的朋友圈里,生二胎是常态,三胎也不少见。
为什么广东人这么爱生孩子?
首先,经济基础决定生育底气。广东作为经济第一大省,2024年GDP达到14万亿元。这里制造业发达,就业机会多,老百姓钱包鼓了,生孩子的经济压力自然就小了。
其次,传统观念深入人心。在广东,特别是潮汕、湛江、茂名等地,家族观念特别强。祠堂、族谱、宗祠活动,这些都强化着"开枝散叶"的传统理念。在潮汕地区,家里有五个以上孩子并不罕见。
再者,政府的支持政策很实在。广东的产假有178天,比全国通用的158天多了20天。爸爸们也能享受15天陪产假。更贴心的是,孩子3岁前,父母每年还有10天育儿假。
在托育服务上,广东已经提供了60.2万个托班学位,还发放托育券,实实在在减轻了年轻家长的负担。
最后,外来人口撑起半边天。广东有1.27亿常住人口,其中近3000万是外来务工人员。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广东人,正值生育黄金年龄,为广东的生育率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东北的困境
与广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北三省。2024年,黑龙江的出生率只有3.35‰,在全国垫底。
有位做投资的网友回黑龙江老家时发现,当地一个镇从2022年1月到8月,竟然没有一个新生儿出生。这个曾经的全国工业百强镇,如今全镇只剩两所学校,其中一所小学只有3个学生。
为什么会这样?根本原因是人走了。
曾经的东北靠丰富的矿产资源繁荣一时,但随着资源枯竭,企业外迁,就业机会大幅减少。年轻人为了谋生,不得不背井离乡。连生娃的主力军都走了,新生儿从哪来呢?
启示与思考
现在全国都在为低生育率发愁,甚至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,但效果依然有限。为什么广东就能独树一帜?
其实答案就在广东的实践中:当一座城市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,当生育政策真正贴心实惠,当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和谐共存,年轻人自然愿意生孩子。
广东告诉我们,解决生育问题不能只靠喊口号或者发补贴,而是要创造一个让年轻人敢生、想生、能养的环境。这需要经济的支撑、文化的包容和政策的支持。
放眼未来,如果各地都能像广东这样,把工作做在实处,或许我们就不用为生育率发愁了。毕竟,生孩子这件事,光靠催是催不出来的,关键是要让年轻人看到希望和可能。
热点观察家值得投配资
发布于:江西省开牛新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